在我小的时候,家里有一辆摩托车,可是小康家庭的标配。
当时见到最多的是宗申摩托,雅马哈摩托,本田摩托,还有一个经典的幸福125。
铃木摩托当时是最经典的,但是北方价格比较贵。同样的配置,铃木摩托能贵上五六百块钱。
我们家用得最多的是一个宗申摩托,当时是3000块钱。
村民有了摩托车去一些县城,或者其他远的地方就方便多了。
因为当时的公共交通并不是很发达。大巴车都很少。
大巴车去了一些地方,到站之后还需要步行。
所以在北方90年代是摩托车行业疯狂发展的时候。当时村里边最多的就是摩托车。
但是当时大家都比较困难,能拿出3000块钱的。算是少数人家了。
而且当时加油的时候,我记得都是加五块或者10块钱的油。
但是摩托车有两点不太人性化。
第一点就是排气筒特别烫,容易把后座的腿烫到。
第二点就是好多人不戴头盔,确实比较危险。
有的摩托车用了将近20多年。现在好多地方都禁止摩托车进入。而且现在汽车的保有量很多。
还记得小时候每当春节来临前,《新闻联播》都会实时报道,摩托大军回家过年。而且前面交警开路。
可见当时摩托车是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。
后来08年以后很少见这种报道了。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。骑摩托的人越来越少。
是的,生活水平在不停地进步。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权责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传播,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