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帆近年来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,尤其是在轿车市场,从“3”开头的两厢小车,一直覆盖到“8”开头的B级轿车。不过,要说近年来增长最迅猛的SUV车型,似乎没有能够扛起大旗的车型,仅有X50和X60两款车型显然无法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。现在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“刁钻”,对于来说,首先,外形你得有模有样吧,开出去要有面子;其次,内饰、配置、空间和动力也不能差,最好还能有7个座;最后,价格还不能贵,你看XXX降价降得多厉害......当然也要紧跟市场发展,不久前推出的紧凑级迈威就是用来完善产品线,迎合7座“风潮”的车型。
已于5月4日上市,推出了3款手动挡以及1款自动挡型号,售价5.78万-7.68万元。我们此次评测的是手动精英型,售价6.68万元。那么这款车能否成为近些年厚积薄发的“扛鼎之作”呢?下面就通过我们的评测一起来看看。(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我们拿到的是厂家的试装车,并非最终量产售卖的车型,此次评测成绩仅作为参考。)
外观:整体设计上有明显进步
如果跟过往的车型对比,你会发现绝对是“最漂亮的”,即便跟那些热卖的自主品牌对手相比也不遑多让。我觉得以6.68万元的价格来看,的外形应该是“超值”的。
小结:
从的外形仔细看一番下来,我依然坚持我文章开头的观点:单从“面子”上讲,花6万多“软妹币”,是能给人眼前一亮的车型,至少感觉并不掉价。虽然与那些10万元级别的国产相比,受制于较小的尺寸,外形没那么魁梧饱满,但与众多“微面”品牌对手相比,的外形也是可圈可点的。而细节方面,充分从营造时尚感的方向来设计,不管是日间行车灯,还是具有立体感的进气格栅,又或是尾部假的镀铬双尾排,这些元素的堆砌都是在外形上超越老车型的关键之处。
迈威的内饰设计也延续了外形的基调——在低成本的基础上把设计做到最好。的内饰整体是一种简洁大方的特点,从设计上看甚至有一丝丝大切诺基的感觉。细节上则由于成本和工艺原因,材质和做工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。不过想想它的价格,这些缺点应当是可以接受的。具体表现如何?跟随我的视角接着往下看吧。
力帆在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,虽然价格不高,内饰用料和做工算不上好,但在内饰的细节设计上还是挺讲究的。比如内饰的配色,是黑色与棕色搭配,这是奔驰、宝马等豪华车上流行的配色方案。还有,在内饰细节处用了不少镀铬装饰,比如仪表盘、空调出风口、各类按键的包边处,这些都有效提升了内饰的时尚感。此外,在中控和四门扶手处分别加入了木纹装饰以及PU皮质包裹,充分利用这些性价比高的材质来营造更高的档次感。
空间方面,迈威车长在4.4米出头,虽然我们从外形上看到,的车厢长度相比车头显得更为夸张,不过需要布置三排座椅还是相对困难的。我们的体验者是身高184cm的长腿“欧巴”,大家想知道他乘坐第三排的感受吗?
车内空间方面,前两排设计较为宽敞,身高180cm以上的乘坐者通过调节都能找到比较舒适的乘坐姿势。而且还充分考虑到第二排三位乘客的体验。首先,第二排中间地板凸起较矮,并不影响中间乘客双腿的摆放。并且第二排设计了独立的空调控制区,车顶后方也设计了空调出风口,在人性化设计上,还是想得挺周到。第三排则稍显尴尬,只能满足170cm以内乘客短途乘坐,而且乘坐感受不太舒适。不过在第三排同样带有水杯槽以及空调出风口,算是对第三排乘客的一种关怀吧。储物方面,并没有“暗格”之内的储物设计,只是车内方便放置物品的地方都设计了储物格,能够满足一车人出游的储物需求。
迈威全系搭载的是1.5L自然吸气发动机,是家用车的黄金排量。这部也用在力帆7座商用车乐途上,从的试驾体验来看,这部日常驾驶基本够用,关键还是要看与变速箱的匹配。比如这类7座车型完全可以通过齿比调校来增强60km/h以内的加速性能,而高速性能则可以稍微忽视一点。
在同价位的SUV中,大多也是用的1.5L、1.6L,动力只能算基本够用的程度,毕竟5、6万元的车也不能要求太多。车尾“傲娇”地帖上了“1.5DVVT”的字样,可见这部自然吸气虽然没有先进的直喷技术,但DVVT进排气门连续可变正时技术的应用能让变得更加高效。不过,以上只是“纸上谈兵”,到底动力如何?接下来得问问我的右脚。
起步时,不能用快速弹离合的方式,不知是不是试装车的个案问题,1挡快速起步时,总会遇到转速掉落的情况,这时就会产生动力中断的顿挫,让人不舒服的同时,速度提升也会变得较为缓慢,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在后来的加速测试中也会遇到,感兴趣的可以直接跳到加速、刹车测试部分。
这部1.5L带有DVVT,最大扭矩爆发区间为3500rpm-4200rpm。因为我并没它的动力曲线图,所以我不太确定这部会否有数据上看到的平台。只是从实际驾驶来看,若要在上体验到加速的感觉,2挡以及3挡下转速2500rpm-0rpm是个不错的发力区间,这时对右脚的油门响应比较好,而且急加速时的噪音也勉强可以接受。当转速超过0rpm后,噪音会变得恼人,此时已经会影响驾驶心情了。当然,如果你想快速超越前车,你也只能选择降挡把转速拉到3000rpm以上,然后在的“怒吼”声中完成超车动作。
我花了一整天时间来摸索的驾驶感觉。总体来讲,比我之前开过的几款车都要好。只要在路上别太疯狂,每挡轰到接近断油,其实是一部很称职实用的车型。挡位选好让转速保持0rpm刻度附近,也可以很容易跟上城市中的车流速度。
再来说说它的NVH,转速在rpm以内,的噪音控制做得还算不错。不过转速在1500rpm附近,底盘会传来一丝共振的声音。作为试装车,在组装调试方面还有一些改进之处。
严格来讲,并未脱离商用车的范畴,包括那些同价位的竞争对手,大多还是在同品牌商用车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车型。后面采用的是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挂,这种一向在商用车上的体验就是过滤差,很难调校出舒适的乘坐感。
选择这种结构当然是出于成本考虑,感受好不好更多还是看调校的手艺如何。的调得比更有韧性,乘坐第二排时,经过减速带感觉到减震过滤很干脆,没有太多的晃动,也不会有很多商用车一过减速带脑袋就像要顶穿车顶的感觉。而且这类是出了名的耐操,加上不错的过滤性,驾驶快速通过坑洼路也丝毫不觉得心疼,反而让人感到踏实。此外,在轮胎上也是经过充分考虑的,它并没有为了观感去盲目装上55或者50扁平率的,而是选择了更厚的65扁平率,这样面对颠簸,一部分的缓冲让四条厚完成了。
把转向力度做得恰到好处,不像之前我驾驶过的幻速S6,亦或是五菱宏光那样轻飘飘的转向回馈感。这样的转向力度设定可以提升驾驶者的操控体验,我觉得能把这点做好就已经相当难得了。
国产品牌造车最难解决的就是机械部分,这点直接关系到整个驾乘质感。是基于商用车平台开发的车型,因此必须通过更精妙的调校来获得商用车的机械性能。从日常驾驶体验来看,在的舒适度,以及车辆的NVH部分都还做得不错,比驾驶同价位的商用车体验更好。动力上,同样的,的调校跟之前的不同,的动力分布比较平均,其实我认为还是应该多侧重一下60km/h以内的加速性能。
我们此次拿到的试驾车是厂家的试装版本,与最终售卖的量产版有些区别,因此我们从测试中也感到这台车的装配还做得不够好,尤其是离合器,感觉有轻微打滑现象,这应该是这次测试成绩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,希望厂家在最终的量产车上不会出现问题。另外,这次我们试驾地点是在成都,海拔500米,湿度也比较大,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测试成绩。这次测试仅作为参考,以后拿到厂家正式的量产车我们会做更详细的评测。
全文总结:
通过体验,力帆迈威在外形以及内饰的设计上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。而且,从我们开到郊区一路上比较高的回头率来看,“面试”这一关是通过了的。作为一款7座车型,真正用到满载的情况不会太多,因为第三排确实不如一般的商用车那么宽敞。不过要是你把当作5座车型来看,它的第二排空间是让人满意的。我想,很多看完整篇测试的读者会怀疑的动力。其实我想说,日常驾驶大家不会像测试这么暴力,只要挡位选择合适,一般情况下能用到的动力储备是足够的。底盘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它的特点,相比那些更加舒适的“轿车化”SUV,的路面适应能力更强,跑烂路会更让人安心。
的主要消费群体应该是集中在二三线城市,要面对的对手是一大波“微面”厂家的。这类6万元左右的并非没有市场,看看幻速S3月月过万的销量就可想而知。对比,的时尚程度超越对手,机械水平也在伯仲之间,剩下的就是需要通过销量来建立良好的口碑了。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权责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传播,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